社科院考博的科研创新项目申报要求是什么
返回列表
2025-05-01
来源: 关键词:

一、申报对象
1. 全日制在读研究生
限制条件: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均须在2025年4月25日之前。
特殊情况:符合申报要求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全脱产博士后须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2. 在职人员
限制条件:需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特殊情况:鼓励具有长期学术积累的退休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二、申报条件
1. 基本条件
政治方向:申请人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术能力: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研究基础:申请人应具有与所申请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如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
2. 具体条件
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均须在2025年4月25日之前)。
在职人员:需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科研成果:
数量:一般要求提交3-5篇较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1部专著及若干篇论文。
质量:论文应发表在核心期刊或国际知名期刊上,且被引用次数较高;专著应由权威出版社出版,并在学术界获得良好评价。
时间范围:近5年内的科研成果。
匹配度:科研成果应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
独立性:需明确说明自己在合作研究中的具体贡献,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创新性:应体现出原创性和创新性,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或方法。
学术影响力:如论文被多次引用、专著获得学术奖项、研究报告被或企业采纳等。
国际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将获得更高评价。
多样性:可以同时提交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成果。
3. 其他条件
在研项目: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5年4月25日之前)。
经费预算: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研究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
三、申报材料
1. 申请书
内容要求:如实填写申请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格式要求:使用规定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格式,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2. 课题论证活页
内容要求: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其中《选题说明》不超过300字),要按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不得出现任何可能透露申请人身份的信息。
格式要求:使用规定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格式。
3. 科研成果
内容要求:提交与申请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科研成果。
格式要求:提供复印件或扫描件,如为外文需提供中文翻译件。
4. 其他材料
推荐信:两封由教授(或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出具的推荐信,推荐信需说明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经费预算:详细列出项目所需的经费预算,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
四、申报流程
1. 网络申报
时间:2025年4月15日零时至4月25日17时。
网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
操作:登录平台,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网络填报版),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检查无误后上传申请书。
2. 纸质材料提交
时间:2025年4月25日之前。
地址:申请人需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3份提交至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要求: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内容完全一致。
3. 单位审核
时间:2025年5月8日17时前。
操作: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后上报。
4. 专家评审
时间:202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
操作:采用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匿名方式。
5. 立项公示
时间:2025年6月下旬。
操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拟立项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6. 立项通知
时间:2025年7月上旬。
操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向立项课题负责人及责任单位下达立项通知。
五、注意事项
1. 科研诚信
申请人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违纪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参评资格,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时通报批评,并责成所在单位依规进行处分,如获立项,一律撤项,并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2. 一题多报和重复立项
申请人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
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2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1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
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申报。
3. 项目执行和结项
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
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外语撰写成果,须在《申请书》论证中予以说明。
4. 经费使用
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项目负责人要在承诺遵守科研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原则自主决定资金使用。
项目责任单位应及时制定包干制经费使用管理规定。
5. 其他
申请人应仔细阅读并遵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如有疑问可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或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咨询。
本通知中的成果级别认定包含《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业绩评价方案(2012年修订)》《华南师范大学学科代表性成果推荐目录(试行)》中规定的科研成果。
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专业情况制定高于以上标准的成果要求和细则,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社科院考博的科研创新项目申报要求严格且细致,涉及申报对象、条件、材料、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申请人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一系列条件,并严格遵守科研诚信要求。通过详细了解并满足这些要求,申请人可以提高申报成功的机会,从而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