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调整学习计划
返回列表

2025-05-15

来源:  关键词: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调整学习计划

一、评估现有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差距

1. 时间方面

  • 重新审视自己日常可用于学习的时间。例如,报名时可能预计每周有15小时的学习时间,但实际工作任务增加,现在每周只能抽出10小时。要精确统计每天、每周能用于博士学习的时间段,包括工作日的晚上、周末等。
  • 2. 学习能力与基础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尝试,可能发现自己在某些学科知识基础上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在数学分析方面,原本以为自己的基础足以应对博士课程的要求,但实际学习中发现很多概念理解困难,这就需要调整计划,增加基础复习和巩固的时间。
  • 也可能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预期不同。例如,阅读英文文献的速度比想象中慢,那就需要在计划中安排更多专门用于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的时间,如每天额外增加30分钟的英文阅读练习。
  • 二、与导师沟通

    1. 了解课程重点与期望

  • 主动联系导师,询问博士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导师对自己的期望。导师可能会指出一些课程是基础且必须深入掌握的,而另一些课程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例如,导师可能强调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前沿理论部分是重点,那么在学习计划中就要优先保证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间。
  • 2. 获取调整建议

  • 向导师说明自己目前面临的困难,如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冲突或者学习上的难点。导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导师可能建议将某些课程的学习与工作中的项目相结合,这样既能完成工作任务,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 三、重新规划课程学习顺序

    1. 先易后难原则

  • 如果发现自己在多门课程的学习上都存在压力,可以先选择相对容易的课程开始学习。例如,对于一些理论性稍弱、与工作实际联系更紧密的课程先下手,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部分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较难课程的学习腾出更多时间。
  • 2. 关联性课程整合

  • 将关联性较强的课程放在一起学习。比如,某在职博士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中的应用,那么可以将人工智能算法课程和医疗影像处理课程放在相邻时间段学习,这样便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 四、调整研究计划

    1. 研究目标的细化与调整

  • 如果发现原有的研究目标过于宽泛或者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要进行细化或调整。例如,最初的研究目标是“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调整为“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脑部CT影像进行疾病诊断的研究”。
  • 2. 研究阶段的重新规划

    根据新的研究目标,重新规划研究阶段。比如,将原本计划的第一步“广泛调研人工智能在医疗各领域的应用”改为“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在脑部CT影像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相应调整每个阶段的时间分配。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