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大在职博士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是什么
返回列表一、培养目标
社科大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扎实专业知识和卓越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使学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二、招生计划与报考条件
招生计划
社科大每年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国家需求和学校资源分配确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具体招生人数和专业分布当年的招生简章。
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硕士学位: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推荐信: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于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4. 单位同意:在职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定向就业考生还需与工作单位和培养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5.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与考试
报名
1. 网上报名: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进行网上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
2. 提交材料:考生应将报名所有材料于规定日期前(以邮寄时邮戳为准)EMS邮寄或送至报考系。材料内容如下:
考试
1. 初试:
2. 复试:
四、录取与入学
录取
1. 根据:学校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或综合考核成绩(“申请-考核”制考生),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成果、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2. 公示:拟录取名单按教育部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入学
1. 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具体日期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2. 材料:被录取的考生需按规定时间报到,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人事档案(非定向就业考生)等。
五、学制与学习年限
1. 学制:普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1年毕业。
2. 学习方式:在职博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一般集中在周末或假期进行,科研工作可结合工作实际进行。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专业必修课着重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选修课则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2. 学分要求:总学分要求一般为18-2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不少于14学分,科研与实践学分不少于4学分。具体学分要求可能因学科专业而异。
七、科研与学位论文
1. 科研要求:在职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学期间需至少主持或参与一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根据学科专业和导师要求而定。
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8万字,需通过严格的双盲评审和答辩。
八、奖助学金体系
1.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研成果显著的研究生。
2. 专项奖学金:由学校或社会各界设立,用于奖励在特定领域或科研项目中表现优异的研究生。
3. 国家助学金:面向全体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 “三助”岗位津贴: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有余力的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给予相应的津贴。
九、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科大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鼓励在职博士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短期访学和联合培养项目,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科研合作能力。
十、毕业与就业
1. 毕业要求: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学校规定的各项要求,准予毕业,颁发和学位证书。
2. 就业: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自主择业,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